登录注册
手拉手集团 >> 公司新闻 >> 四千万年看运城(节选)
集团新闻

四千万年看运城(节选)

时间:16-08-02

第十一章

虞芮让田的故事,告诉我们什么才是睦邻友好、和谐发展

2016年央视春晚有一个节目是歌曲《六尺巷》,歌中唱道:

我家两堵墙,

前后百米长。

德义中间走,

礼让站两旁。

我家一条巷,

相隔六尺宽。

包容无限大,

和谐诗中藏。

一纸书来只为墙,

让他三尺又何妨?

街坊邻里常相敬,

一段佳话永流芳。

······

这首歌是根据民间流传的《仁义巷》的故事而作,给我们讲述了这样一段佳话:清康熙年间,张英在朝廷当文华殿大学士、礼部尚书。老家桐城的老宅与吴家为邻,两家府邸之间有个空地,供双方来往交通使用。后来邻居吴家建房,要占用这个通道,张家不同意,双方将官司打到县衙门。县官考虑纠纷双方都是官位显赫、名门望族,不敢轻易了断。

在这期间,张家人写了一封信,给在北京当大官的张英,要求张英出面,干涉此事。

张英收到信件后,认为应该谦让邻里,给家里回信中写了四句话:千里来书只为墙,让他三尺又何妨?万里长城今犹在,不见当年秦始皇。家人阅罢,明白其中意思,主动让出三尺空地。吴家见状,深受感动,也主动让出三尺房基地,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六尺的巷子。两家礼让之举和张家不仗势压人的做法被传为美谈。

无独有偶,其实在我们运城,流传着比仁义巷更为久远的历史故事,这就是虞芮让田的故事

《虞芮二君让德记》碑故事的原发地就在现今平陆县和芮城县交界的地方。

殷商末年,地处黄河北岸、中条山南的平陆县,还是一个百里小侯国,名字叫,它的统治者叫虞君。在虞国西边,紧挨着个小侯国,叫,它的统治者叫芮君。

芮国的地域相当于现在芮城县地面。虞芮紧邻,地处僻壤,多年相处,倒也相安无事。但是,随着国君的更替,一桩不愉快的事情终于发生了。问题出在两国交界处的一块多年来未定归属的土地上。这块土地方圆十多里,林木葱茂,土地肥美,使得两国新主都想据为己有。他们都在千方百计寻根找据,企图证实这块土地是自己国家的。

为这事,彼此一直争执多年,难解难分,后来,一位从西岐地方经商归来的虞国人,了解到二君之的原因后,便告诫他们:西岐地方有个周国,周国有个很有声望的统治者——西伯姬昌,他办事公道,老百姓言听计从,如果二君听从劝告,可去找西伯辩解是非,了绝此事。虞芮二君便商定去找西伯评理。

虞、芮二君相约进入周国境地。他们发现这里的天格外蓝,水格外清,山格外翠,鸟儿叫声也格外好听。起初,他们还以为刚到一个新地方,才出现这种新奇感。可是,随着考察的不断深入,他们越来越多地发现周国确实有许多让人感奋的事情。比如,当他们路过一方田地时,发现正在耕地的农民,在田块与田块之间,都留下宽宽的田埂。只见两位耕田的老农在互相争让着什么。耕田者甲对耕田者乙说:老兄,你往这边再耕一些地,不是可以种更多庄稼嘛,为什么留下那么宽的田埂?耕者乙生气地说:老兄,你真啰嗦,我早就说过,那是你的地,我怎么能在你的地上种庄稼!

虞、芮二君看看田埂,听听二位耕人的争让,方才意识到眼前所看到的,正是过去听说的西岐这块地方耕者让其畔的感人一幕!二君乘辇继续前行,一路上更多地看到周国人行路互让,彼此帮助,路不拾遗,夜不闭户等感人情景。特别是当他们进入周国朝廷后,只见文武百官,办理朝事,积极主动,有条不紊;人人彬彬有礼,个个温良俭让,士让大夫,大夫让卿,升官时都先让同僚,不争不抢。虞芮二君还没有见到周文王本人,就已经感动得不得了,于是互相沟通道:咱们所争的,在周国都是可耻的事情,咱们不要自讨没趣了。

回国之后,虞芮二君都做出了让步,和平解决了原来的问题。本来一场诉讼官司,双方都后退礼让,结果就让出了一块闲田。古代虞芮二国的交界,便演变成了今天平陆和芮城的交界,虞芮让田以及闲田的故事流传至今,附近还有让畔城等遗迹。金代史天骥有《虞芮二君让德记》碑文流传后世。

这个故事给我们不尽的启发:争着不足,让着有余

第十二章 唇亡齿寒,假虞灭虢,今天的世界似乎又在重复着古河东昨天的故事 

西周初年,在运城一带分封了一批诸侯国。现在可考的有:在今河津万荣之间的韩国、在今芮城的魏国、在今河津的冀国和耿国、在今新绛的荀国、在今临猗的郇国、在今平陆的北虢、在今闻喜的董国、在今绛县的倗国等。经过多年的内乱调整,晋国逐渐强大起来成为春秋五霸之一,威震中原,独领风骚。晋献公十六年,晋国连灭魏、耿、霍三国,至晋献公十九年,决定讨伐虢国。


晋国和虢国之间,还隔着一个虞国。当时晋国的都城在绛县,虞国的都城在平陆,虢国的都城也在平陆。从今运城市盐湖区翻越中条山到平陆,有一条虞坂古道,地势非常险要。如果没有虞国的允许,晋国军队是很难从虞坂古道顺利通过的。鉴于虞公贪财好利,晋国君臣便准备了四匹屈产名马作为礼品贿赂虞公,虞公也真够糊涂,就这么一点小恩小惠居然把他给收买了,很爽快地答应了晋国借道的请求。晋国顺利通过虞国,攻占了虢国都城下阳,虢国被迫迁都到黄河南岸的上阳,也就是现在的三门峡。

晋献公二十二年,晋国发动第二次伐虢之战。这一次,虞国大夫宫之奇认为,晋军此战,必有更大图谋,如果晋军灭了虢国之后,必然会随之消灭虞国。而虞国则认为晋虞同姓同宗,不可能发生这样的事情。宫之奇说,要说同姓同宗,晋国、虞国和虢国三家都姓姬,你们都是同一个祖宗,晋候既然能狠心灭了虢国,难道就不能狠心灭了虞国?虞公说,不会吧,我一向祭祀祖先是很虔诚的,鬼神一定会保佑我的。宫之奇又强调说,晋国不但对同姓诸侯从来都不客气,即使对他们内部的同姓贵族也从来不会手软。接着他又对虞公讲:虢国和虞国两国就好像嘴唇和牙齿一样,嘴唇没有了,牙齿岂能自保?一旦晋国灭掉虢国,虞国一定会跟着灭亡。这唇亡齿寒的道理,您怎么就不明白?请您千万不要借道让晋军征伐虢国。

无论宫之奇怎么努力,虞公就是不听劝谏。此时的虞公,居然如此这般执迷不悟,顽固不化,结果可想而知。晋献公再次借道轻而易举地灭掉了虢国。晋军得胜归来,借口整顿兵马,驻扎在虞国,然后发动突然袭击,一下子又灭掉了虞国。宫之奇事先逃走,虞公与大夫百里奚被擒获后送到秦国为奴。以前,晋献公送给虞公的四匹屈产名马,这时候又被晋军牵了回来。晋献公开玩笑说:哥们,马还是我的马,只不过老了几岁。


以上所讲的,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唇亡齿寒”“假虞灭虢的典故。

唇亡齿寒”“假虞灭虢的故事就发生在古河东大地上,古往今来留给人们无尽的思考、联想与借鉴。

远的不说,就当前中国与周边及美国等相关国家关系看,我认为大体也就如同西周初年那样的格局。美国就相当于当时的晋国,中国就相当于当时的虢国,韩国、越南、菲律宾等就相当于当时的虞国,还有两个国家,一个是日本,具有晋国虞国”“双重国籍;朝鲜则具有虞国虢国”“双重国籍

为什么这样讲?大家联系一下上面的故事就应该一清二楚了。在这里我想说的是,除美国之外,上面所提到的国家都应该也必须明白唇亡齿寒”“唇齿相依”“假虞灭虢的道理。

远亲不如近邻,让我们以史为鉴吧!


来源: 黄河晨报

作者:黄勋会  

运城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

中国楹联学会会员

 中华对联文化研究院研究员

 中国书画院山西创研中心常务副主任



 

[特别声明]本公众号部分文章素材来源于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!经编者收集整理后,与大家一同分享学习!如您认为某些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,我们核实后将立即改正。

 

全国客服:400-661-4688 技术:手拉手网络部
©2017-2018 手拉手集团